“灌输论”的逻辑进路及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
作者: 舒新
关键字: 马克思主义“灌输论” 中国梦 中国化 大众化
摘要:“灌输论”的逻辑进路,犹如经典作家之间的一场“理论接力”。马克思、恩格斯和考茨基对“灌输论”的创立和发展都做出过贡献。列宁的《怎么办?》是“灌输论”的大成之作,监须结合《怎么办?》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来理解“灌输论”的总体精神。不能无视《怎么办?》的论战体裁,纠结于《怎么办?》中的个别语句,断章取义,以偏概全,进而质疑“灌输论”的科学性和价值性。“灌输论”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题中应有之义。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,也是“灌输论”中国化的历程。遵循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”和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”两大原则,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对“灌输论”进行了继创性发展,形成了中国特色“灌输论”。在“中国梦”的语境下,发挥“灌输论”的指导作用,将中国梦融入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,推进中国梦大众化,营造全国上下共赴中国梦的舆论氛围和政治氛围,开拓中国梦教育的新境界,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。
上一篇:马克思物化批判的路向
下一篇:阶级与阶级斗争的意蕴——基于历史、理论与现实的维度